檔案狀態:    住戶編號:10165954
 Stone 的日記本
快速選單
到我的日記本
看他的最新日記
加入我的收藏
瀏覽我的收藏
院子生態觀察 《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清晨微旅行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  檢舉
篇名: 食安雜思
作者: Stone 日期: 2025.04.04  天氣:  心情:
清明節一大早前往傳統市場買祭拜祖先的貢品,鼎沸人聲營造過節氣氛。
首先前往熟悉的熟食家禽攤,今天多了幾個幫手,諾大攤位周邊圍滿採買民眾,說明購買內容,將自備容器交予店員後,先行離開買另外的品項。再度折返攤位尚未到號,利用等候的須臾時間,環顧周邊幾家人潮特別多的攤商,很巧都是買熱食。
緊鄰家禽攤位的兩家,分別販售醃漬品與油炸物。剛好一位婦人前來買漬物,她邊詢問邊試吃,老闆直說好吃很下飯。確實如此,特別是看到醃漬的梅子更是口水直流。
常見的醃蘿蔔乾,泡菜,小黃瓜,破布子等,都是放在大塑膠袋內,再置於邊長約五十公分的正方形大紙箱內,這一箱大概可以賣好幾天。雖然看到口水直流,也很想嚐看看,卻沒有丁點購買慾望,太多地雷在裡頭,若真想買蒸魚偶爾會用到的破布子,會到超市購買如愛之味或高慶泉比較知名廠家,所生產的小玻璃瓶裝產品。
假設市場裸裝與超市販售玻璃瓶裝來自相同製程上游也同時出貨,只是包裝與通路不同罷了,兩者還是有差異。
以橄欖油食用參考的HOLA(Heat Oxygen Light Age)建議,小瓶裝從出貨到通路架上,放置溫度不高且穩定,裸裝產品溫差大。密封於玻璃瓶阻絕氧化,裸裝持續暴露於空氣中。光照情況兩者差異不大。雖超商通路可能會比較慢售出,但瓶身會清楚表示保存期限,且密封狀況可以確保品質。小瓶裝售出開封後可較快食用完畢。根據上述比較,兩者的安全性高下立見。
話雖這麼說,但偶爾還是會吃到裸裝醃漬品的機會,例如便當裡頭放置的醃蘿蔔,餐廳與魚一起清蒸的破布子等。多一道便當店與餐廳把關,降低踩到地雷的機會。
另一邊油炸食物攤,人潮比等候的家禽攤位多。同意某食安專家建議,吃自己親手製作的垃圾食物,油炸食物算是一種垃圾食物。這個攤位除現場擺滿各種酥脆的炸物,也擺放正在炸食物的大油鍋。很久以前年節偶爾會在此買油炸貢品,認為這些都是現炸的。等候期間,兩次目睹攤商伙計從外頭端炸好的食物到架上,顯然也在其他地方同步作業。油炸食物有兩個地雷,回鍋油與食材新鮮與否。暴露於顧客眼前的現場作業,盡可能符合安全要求,至於眼不見的角落就未必。已經多年未曾買個這攤的商品。
地基主喜歡吃雞腿,還是有準備炸雞腿,不過沒有聽從食安專家的意見,而是到愛買量販店購買。這種大型店家,會遵守食品安全規範,至少作業環境,回鍋油,食材新鮮度等相較之下安心多了。
另有兩家距離稍遠些,卻排更長人龍的熟食攤,分別販賣現炒的葷,素食物。這兩攤平常日子人潮就絡繹不絕,今天清明節掃墓與祭拜祖先的菜碗,這兩攤可完全滿足需求,出現人龍也就不足為奇。已經好幾年幾乎未曾上自助餐吃飯,當然對類自助餐攤位食品沒興趣。且這裡比一般自助餐多了空間開放,各種生熟食物雜處等風險。
時時留意吃下肚食物的來源,雖不一定萬無一失,至少將風險降低最低,也減少讓吃壞肚子造成不舒服的機會。
上述想法勾勒完畢,雞肉也剛處理好。為何會選這家攤商?經過長期觀察與跟老闆閒聊後的結果。老實說購買熟食,從食材煮熟到上餐桌之間包含運輸,切剁,到包裝等,還是存在若干風險,想省事就需要多留意可能藏有魔鬼的細節。不管怎樣說,還是自己親手料理的最安心,若真的出問題,就只是自作孽罷了!
標籤:
瀏覽次數:49    人氣指數:49    累積鼓勵:0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
給本文愛的鼓勵:  最新愛的鼓勵
院子生態觀察 《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清晨微旅行
 
給我們一個讚!